翠湖二期科研温室——“蔬菜优质品种培育推广中心”运营3个月以来,已明显提升了我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该中心的启用,不仅丰富了海淀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标志着农业“产研”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为现代农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更为我国农业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阳光的照耀下,翠湖二期科研温室显得格外耀眼。这座面积达9600平方米的科研温室,作为北京地区独家智能连栋温室产业先进装备、技术及新品种测试场景,宛如一座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殿堂。
记者看到,科研温室内部被划分为多个区域,5间番茄科研温室和6间品种示范及技术装备测试温室相互独立又彼此连通,构成了完整的科研和生产体系。温室内,一排排无土栽培的蔬菜架整齐划一,番茄、辣椒、茄子等56个优新蔬菜品种在这里茁壮成长。
现场,生产技术人员冀泽宇正忙碌地记录着各种数据。“你看这些番茄,在精准控制的环境中生长,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果实都显得格外健康。”他告诉记者,“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能精准控制,每种作物还有专用栽培基质及营养液,水肥一体化调控保证作物营养充足又均衡,这是海淀特色。”
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作为科研温室的延伸,正以“生产+科研”的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在园区内看到,研发创新基地、配套协作区和绿色示范工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许操告诉记者:“我们已经正式入驻,这里重点聚焦高效设施专用番茄品种种质资源搜集,以及表型数字化鉴定、连栋智能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专用品种的进口替代、适合长季节栽培的设施场景和智能设备,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意义重大。”
首农食品集团西郊农场相关负责人王浚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科研、生产、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通过产研融合,推动区域农业科技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
此外,“蔬菜优质品种培育推广中心”还吸引了“Gautier”“Newname”等国外育种公司,他们即将首次在国内集中展示国际优质番茄品种。“中国农大、北京农科院智能装备中心等科研单位也将开展采摘机器人、营养液精准调控、环控平台及装备国产化测试等相关研发及中试工作。”翠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旭介绍,“翠湖农业依托蔬菜优质品种培育推广中心,将持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探索集成创新与产业驱动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着力将翠湖农业打造成为立足海淀、服务北京、辐射全国的设施农业产研融合创新基地。”
翠湖二期科研温室的正式投产,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海淀区将继续发挥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敬阳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翠湖科研温室的启用,将为我区乃至全国蔬菜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提供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