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素有“滇东粮仓”之称的云南省陆良坝子仍然一片苍翠。而李昱霖杵在田边,望着一群人在马铃薯基地里采挖种薯,显得较为严重。
作为陆良县一家薯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昱霖在陆良有200亩的种薯栽培基地。从2009年栽培种薯以来,他阅历过起崎岖伏,有绝产和亏本的丢失,也有收成的高兴。本年,他承当了马铃薯精简化繁种技能演示项目。
地里采挖种薯的这群人,是由农业技能专家和邻近农户组成的测产队。云南省农业技能推广总站站长道金荣带着9人的专家组驱车100多公里特地赶来这儿。他们拿出卷尺,分别在露天和大棚基地随机划定7个样点区域,对“协作88”和“丽薯6号”进行种薯测产。
看到挖出来的马铃薯不只薯型美观,并且单株粒数多,测产队员一个个劲头十足。不到1个小时时刻,马铃薯就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十几筐。
随后,由工作人员计算每个样点的株数,并依照分级规范分为五级,用网袋装起来,每袋100粒。最终,由现场工作人员计算总粒数和分量。
在测产空隙,道金荣介绍:“传统的马铃薯繁种形式下,原原种(微型薯)是在温网室中扩繁,从试管苗到商种类薯有5个环节,出资大,难操作。而精简化繁种技能只要3个环节,少掉了原原种和一级种。流程少了,本钱也就降低了。”
陆良的“组培苗+规格化定植大田+遮阳网+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精简化繁种技能演示,要害是削减繁种本钱和时刻本钱,云南省农业技能推广总站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平秀敏说,精简化繁种将出产周期从两年半紧缩到一年。“传统形式出产马铃薯原原种本钱约为2角钱一粒。除掉温网室搭建和基质替换消毒的本钱后,精简化繁种一粒本钱仅需5分钱左右。”
一天后,测产成果总算出炉:“协作88”组培苗直接定植大田扩繁原原种(精简化繁种形式)实测面积28.8平方米,折合每亩2384.27千克,单株产值100克,单株结薯数16.9粒,比惯例温网室繁种5-6粒/株左右增产显着。
他说,解这道题的要害是用了减法,下一步还要用一个加法:方案5年内将种薯栽培培育面积增加到3000至5000亩。
“确保产值的前提下,种薯出产所带来的本钱紧缩了许多,公司有了赢利,而更要害的是,栽培户就能有更多收入,让洋芋真实成为埋在地里的金蛋蛋。”李昱霖说。
云南一年四季均栽培马铃薯(俗称洋芋),一度被认为是云南人餐桌上的“一哥”。会泽有小乌洋芋、剑川有红洋芋、东川有紫洋芋……在云南,马铃薯还因个头和色彩不同而被划分红不同“门派”。
作为全国冬作马铃薯最大产区,实际上,云南马铃薯产区多与贫穷山区堆叠。多年来,科学技能创新提升了马铃薯的栽培价值,许多贫穷大众便是靠栽培马铃薯脱了贫。
来自陆良县马街镇黄官营村的侍家春也摊出了自家的账本:“这个‘协作88’种得不错!我本年种了10多亩地,有6万多的收入。”
据不完全计算,云南省已选育和审定了80多个马铃薯种类(包含鲜食、淀粉,薯条、炸片等特征专用种类),约占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审定种类的1/6。其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类如“协作88”“丽薯6号”等全国闻名。一些优质马铃薯还出口至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和中东地区。
种薯质量决议马铃薯的产值和质量。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履行副院长李灿辉说:“只要不断进行技能创新,才能让老百姓完成低投入高产出。这是一道简略的丰盈算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