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5月14日电 (记者 胡远航) 记者14日从我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讨所得悉:该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讨组研讨人员发现,假装植物的植株高度明显矮于非假装植物,且和非假装植物植株高度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不同,假装植物高度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
相关研讨成果于近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
科研人员介绍,植物的高度与风速、温度等外因严密相关。在多风、冰冷的高山环境中,植物一般都长得矮小。此外,有依据阐明,植物越高就更简单被取食者发现。许多生物的防护战略与其巨细和成长阶段有关。例如,相较于成体阶段,一些植物在麦苗阶段会长出更多的硬刺来防护。
此前,根据对我国西南山地高山流石滩长时间的户外调查,科研人员已注意到,目前所报导的植物假装事例大多体型矮小,或许处于幼态阶段。科研人员估测,在高山生境中,假装植物比非假装植物更矮。
随后,科研人员以《横断山高山冰缘带种子植物》为物种名录,查阅在线标本数据库,测量了高山冰缘带(海拔超越4200米)的621个物种,2915份标本的植株高度。其中有45种假装植物,涵盖了23属17科。这些假装植物的植株高度在1.58-18.57厘米之间,均匀高度为7.72厘米,明显矮于非假装植物。
风趣的是,研讨还发现,非假装植物的植株高度与海拔呈明显负相关,而假装植物的植物高度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