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肥料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可达40%~60%,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我国尿素、磷铵、复合肥大宗产品占化肥用量的80%以上,而肥料利用率仅有40%,高产施肥的环境矛盾十分突出。
以“肥料—作物—土壤”综合调控增效理论为基础的增值肥料,为推动化肥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增效肥料已成为继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类肥料之后的新一代绿色高效肥料产品类型。
中海化学作为最早一批参与研发生产增值肥料的企业,成为中国增值肥料的开先河者。十余年来的市场反馈及全国试验示范数据表明,中海化学研发的新型增值肥料对化肥减量增效作用突出,农业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明显,深得农民信赖。
增值肥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和产品支撑。用量少、效率高、能增产、提品质、护土壤、优环境的特点,使增值肥料成为中海化学打造高效增值植物营养解决方案的硬核产品,成为广大种植户稼穑蓬勃、沃土生金的“点金石”。
粮食安全,既包括数量安全,也包括质量安全。注重粮食内在品质的提升,实现粮食的量质齐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
过去由于单纯追求高产,长期只重视氮磷钾大量元素的施用,不合理施肥导致的作物营养元素吸收不平衡、营养元素特别是中微量元素含量下降,引发作物“虚胖”问题,一定要通过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来加以解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表示,未来肥料的创新要重点围绕提高效率,大幅度提升肥料效应;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推动以健康为目标的肥料科学技术创新三个方向努力。
多年来,中海化学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紧密合作的战略协议,重点发力增值肥料产品的转型升级,坚持“藏粮于技、藏技于肥”,持续推进新型技术升级和新型肥料推广,做好中国增值肥料的引领者。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技术专家沈兵是增值肥料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见证了增值肥料从中国发明到目前变成全球上大型的绿色高效肥料产品类型的辉煌之路。他说,增值肥料具有产业优势、环保优势、技术优势三大特点。其产能高、成本低,为推动大宗尿素、磷铵、复合肥料产品全面绿色高效化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载体安全环保、利用率高;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调控肥料营养功能改善肥效的技术策略,通过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统,更加大的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增值肥料作为肥料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在研发—生产—销售—应用产业链各环节均体现其价值,最终为国家创造价值。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增值肥料年产量1500万吨,成为全世界产量最大的绿色高效肥料产品,为我国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海化学紧跟国家农业发展的策略步伐,在肥料创新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2010年,中海化学就正式提出“增值肥料”的概念,开始潜心研究,进行了大量试验。
2015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7年,“化肥零增长”目标提前3年完成。恰逢其时,同年,中海化学推出增值肥料1.0产品,包括“富岛”聚氨锌尿素、复合肥,“翔燕”聚氨锌复合肥等。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减肥”的同时要保证“增产”。这一年,中海化学将增值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升至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战略高度,产品再升级,在1.0的基础上开创增值肥料2.0新时代。
沈兵介绍,中国海油旗下的中阿公司最早生产了腐植酸类复合肥,可以说,中国海油是名副其实的增值肥料产品的创造者。之后在国家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中海化学公司分别在黑龙江基地推出了聚氨锌大颗粒尿素、锌腐酸大颗粒尿素,在湖北基地推出了锌腐酸二铵、聚氨锌复合肥,在海南基地推出了聚氨锌大颗粒尿素、锌腐酸大颗粒尿素,增值肥料的品种、数量占比逐年提升,实现了传统产品的全面升级。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各类增值肥料销售超350万吨。
2023年,中海化学确立了“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质定位,通过打造“好技术+好产品+好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在深究作物营养需求、精确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气候外因的基础上,分作物、分区域科学制定植物营养解决方案,把全方位增值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中海化学共有增值尿素、增值磷铵、增值复合肥、增值水溶肥四大类增值肥料,30多个品种,有10多个增值复合肥产品配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各类需求。
创新无止境。1月2日科技部公布了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等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专项立项结果,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海南大学阮云泽教授牵头申报的“海南热作区中低产田和丘陵坡地产能及生态价值提升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获批立项。这为中海化学逐步提升“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品质定位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河南商丘,小麦施用“富岛”“翔燕”聚氨锌增值复合肥后,小麦分蘖多、根系粗、长势好、更健壮;在玉米上施用后,玉米前期生长快、根系更粗壮。而且因前期长势好,玉米植株的整体抗性也明显提高,整个生长期病虫害发生少,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一定提升。在土豆上施用后,土豆表面更加光滑,个头更大。当地经销商表示,“经过对比试验,与另外的品牌的化肥相比,在同等用量下,使用‘富岛’‘翔燕’复合肥的作物平均能增产10%~15%,用过的农户对这个品牌都很认可。‘富岛’‘翔燕’复合肥正用其优良的品质和显著的效果,让农户用得越来越安心。”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种植大户张辉的2000亩玉米,去年通过施用中海化学的“翔燕”聚氨锌增值复合肥,大获丰收,亩均产量达3000斤,和一般地块相比,平均每亩能增产200~300斤。收成来之不易。当时七八月份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天气持续高温,中海化学农技服务人员投入抗高温保生产“大战”中,帮助农户解了心头之急。
便捷电商采购,肥料一键到家。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的姜喜春,去年通过手机在“海油惠农”电子商务平台下单,33吨化肥比在农资店购买可节省660元,而且仅3天就可送货上门。“中海化学的电子商务平台很方便快捷,有时给我们送的是当天生产的‘新鲜’肥。”姜喜春高兴地分享电商直销的好处。截至目前,姜喜春已通过海油电子商务平台下单300吨,减少采购成本12000元。
在湖南株洲,同样的水稻品种,之前亩均产量最高为1200斤,再生稻亩均400多斤。而去年用了“富岛”增值肥后,农户亩均产量达1300斤,再生稻亩均产量600多斤,实现了“吨粮田”。种植户发自内心地称赞“富岛”肥营养全面、后劲十足。
强国必先强农。中海化学定位于植物营养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品创新为纽带,不断做强供应链、深化服务链、拓宽营销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链合作创新,实现产销研用深层次地融合,以央企之责,把党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到田间地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丰收赞歌。